MEDIA | 张姝:动情的新闻感人心——“如何讲好一个故事”新闻业务系列讲座第二篇
张姝:动情的新闻感人心
“如何讲好一个故事”新闻业务
系列讲座第二篇
5月18日,传媒与人文学院举办的“如何讲好一个故事”新闻业务系列讲座邀请到资深媒体人张姝,讲述“最美妈妈”吴菊萍采访背后的故事。
张姝老师是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天目新闻人文中心主任,曾任杭州日报首席记者、都市快报首席记者、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发布”副总编辑、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兼任专家。其代表作《“最美妈妈”吴菊萍》获全国新闻业界最高奖项“中国新闻奖”。曾获首届“杭州市名记者”、杭州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杭州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荣获浙江省优秀新闻工作最高奖——第十二届浙江飘萍奖。
张姝老师很真,这个“真”体现在她的字里行间,体现在她向我们讲述新闻故事时的数度落泪。从“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爸爸”黄小荣”、“最美杭州人”石卓……一系列最美人物挖掘的背后,都凝聚了张姝老师的真情付出。她的一系列“最美”新闻故事时间跨度十余年,娓娓道来的讲述,不仅让同学们深刻理解了做好人物采访报道的真谛,也激发了大家对于“人性”更深刻的思考。
24小时待命,用真心换真心
2011年7月2日中午,杭州年轻母亲吴菊萍,因伸手勇接从10楼坠下的女孩而受伤。了解到吴菊萍已被家人送到富阳中医骨伤医院,编辑部立即给在千岛湖休假的张姝下达了采访指令。得知她有采访任务,全家中止休假,一车人陪张姝驱车奔赴富阳。
从下午5点开始采访吴菊萍到凌晨零点30分截稿,张姝写出了题为《吴菊萍 勇敢的妈妈 伟大的母亲》的通讯。这是一篇急等上版的当日突发新闻稿。
这篇通讯刊出当天,被新浪网首页及腾讯等各大知名网站全文转载。数小时内,网友留言8000多条,其中有赞吴菊萍是“最美妈妈”。“最美妈妈”的称号由此而来。这篇通讯也成为很多国内兄弟媒体跟进报道的依据和线索,使吴菊萍迅速成为受全国关注的英雄人物。一年之后,张姝的“最美妈妈”的报道获得了中国新闻奖。
事件发生后,张姝老师是如何采访到独家内容,从而写出这篇“最美妈妈”的故事呢?张姝老师的善良和爱心会给出你答案。
在赶往吴菊萍治疗医院的途中,张姝老师开始了采访前的准备,她了解到吴菊萍徒手接下了从10楼坠落的孩子,受到的冲击力很大,这导致她右手的骨头断成了三截,情况非常紧急。她立即联系专业医生分析吴菊萍的伤情,帮助吴菊萍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分析。同时,她注意到吴菊萍和一位男病人同住一个病房,于是又帮忙联系安排了单独病房。张老师的热心和细心令吴菊萍十分感动,也使吴菊萍逐渐缓和了紧张的情绪,向张老师详细讲述了救人的过程。
而更令同学们钦佩的是,张姝老师的采访稿详细还原了吴菊萍救下女孩妞妞的细节。稿件中清晰的描摹,逻辑化的分析和人性化的贴合,使得她的报道在众多吴菊萍的报道中脱颖而出。
在后续报道中,除了聚焦吴菊萍,张老师还把关注点对准了许多关注吴菊萍事件的普通人。比如:一位杭州的哥留下了一张感人的小纸条;一位八十岁的老人给吴菊萍写信;许多民众自发看望吴菊萍;小区业主们为妞妞拉横幅加油等。张老师从另一个角度挖掘出新闻的温暖点,体现出了杭州这座城市的价值观。
新闻工作者要怀有一颗善良的心。张姝老师没有带着工作的目的去接近采访对象,而是抱着帮助人的善心,用真情换来了吴菊萍和妞妞爸爸的信任。她在心灵上“贴近”了采访对象,所以写出的稿子情感才不会苍白,传递的价值观就不是抽象的。
积累专业素养,相信付出会有回报
“在座的同学们中会游泳的请举手。”“会游泳的同学遇到有人突发溺水,会去救吗?”张姝老师用一个个互动式问答,拉近了和同学们的距离。“最美爸爸”黄小荣是张老师讲述的第二个新闻故事的主人公。
2012年8月29日,黄小荣为救一名落水女童,不顾个人安危,从5米多高的溪堤纵身而下,并强忍右脚跟骨碎裂的剧痛,爬行十多米到河里将落水女童救起。
在采访黄小荣的过程中,张老师遇到了很多困难:黄小荣起初不接受采访,认为他做的是应该做的事;现场还原困难,没有办法把过程描摹清楚生动。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将这一见义勇为的事件真实生动地报道?张老师充分发挥新闻人的专业素养,通过到现场实地观察,并测量黄小荣跳下溪堤的高度。她和编辑积极沟通,后续用篮球架、公交车、楼房、高架桥等贴近人们生活的事物将跳下的溪堤类比,进行模拟画图。通过这种更加贴近人们生活的呈现方式,让人们对黄小荣的义举有了更深刻的感触,黄小荣“最美爸爸”的形象跃然纸上,感动了众多网友。
好奇心是挖掘新闻的钥匙
从2006年从业至今16年,张姝老师不断地对人物报道进行探索。
2017年9月23日,杭州市上城区紫阳街道上羊市街社区29岁主任陈浩突发心脏病离世。新闻故事的主人公已经去世,该怎样还原他的故事?
张老师认为,人物虽然去世,但他的遗物会“说话”。在翻看陈浩的遗物时,张老师拿到了陈浩的手机,她发现,陈浩每天走路步数都是两万多步,而一般普通人一天的走路步数是8千到1万步左右。
陈浩为什么要走这么多步?他每天都走哪些地方?又干了些什么?这引起了张老师的好奇。带着这些疑问,她重新走了陈浩走过的路。第一次走时,居民只是远远看着她,没有人搭理她;第二次走,居民知道她是写陈浩故事的记者,会告诉她看到有关陈浩的报道还是会哭;第三次,居民们会主动说起陈浩,并且说着说着就流泪了,倾诉有关陈浩的细节。陈浩喜欢的花,陈浩喜欢的树,陈浩走路会一跳一跳的,陈浩会喂养社区的流浪猫等。由此,张老师从小细节作为切口,以好奇心挖掘出更多的细节,展现了一个时刻记挂人民的、为人民服务的可亲的社区主任形象。
平等温柔对待,细节决定成败
张姝老师说,在记者的生涯中,很多时候会接到一些很难写或者负面的素材,但一个好的角度可以救活一个好题材,记者要保有强烈的好奇心去发现好的角度,挖掘隐藏的信息。
一位身患艾滋病并感染脑膜炎的女孩,由于付不了医药费而面临生死抉择。这又是张姝老师报道的感人至深的故事。
生而为人,都应平等对待。张老师哽咽着讲述了这位女孩的故事,她身为记者的勇气与担当也感动了在场的同学们。
当张姝老师接到一位医生的电话,想请她帮忙报道这位身患艾滋病女孩的故事,从而为其筹款治疗的时候,张老师没有犹豫。因为她相信人人平等,即使身患艾滋病,也有渴望生命的权利。在报道中,张老师客观地为艾滋病女孩写了一篇报道,讲述女孩的生活经历。虽然报道中字字未提捐款,但通过张老师的暖心讲述唤起了人们的同情心,人们纷纷为女孩捐款,为女孩赢得一丝生的希望。
她说,记者最核心的素质是会质疑,最重要的能力是核实。
她稿子的特点是细节特别丰富,她挖掘细节的本事,也体现在每一次采访中。
比如,在“最美杭州人”石卓的稿件中。一位医生在手术前怀抱一个小女孩,用自己的手机给小女孩播放动画片来缓解小女孩紧张的情绪,这件事引发了大家关注。
在采访前,张老师提出了一连串的疑问,她一一将细节核实。比如,她打电话给女孩爸爸问他与医生认识吗?并与该医院确认是否在小患者手术前要求医生必须哄孩子的规章制度?拍照片的人是谁?拍照片的动机是什么?
医院就此事召开发布会,到了发布会会场后,张老师细心注意到门口徘徊着一个男人,经过询问后得知他是小女孩的父亲。于是,张老师果断做出取舍,放弃参加发布会,采访了这位父亲,从而获得了独家的采访素材。
张老师的故事就像哆啦A梦的百宝箱,丰富生动、感人肺腑。讲座尾声,张老师还例举了抗击灿鸿台风报道和胃癌女孩毛黎的故事,再次说明新闻报道用小切口,用细节引入更能打动人心。动情的新闻感人心。记者采访的时候需要动情,在下笔的时候需要公正客观。
张老师告诉大家,新闻工作是一个非常好的职业,因为它可以鼓励人的精神。稀松平常构成了一个个润物细无声的故事,而里面透出的人情味、人性也最真实、最动人。在新媒体时代,记者依然可以用深度的采访,细腻的写作,传达出社会的美好。
本次讲座在李晓鹏老师为张姝老师颁发“浙大城市学院传媒与人文学院融媒体中心业界导师”的聘书后圆满落幕。同学们沉浸在一个个“最美”故事的同时,也获得了做一名好记者的真谛,那就是先感动自己,再将感动传递给更多人。
同学们与张姝老师的精彩问答互动
01
Q1:如果根据理性的角度来看吴菊萍事件,她救人的这件事其实是不够理性的,很有可能因此而导致两个人都失去生命,那么报道这样的事件会不会对大众有不良引导?
A:新闻事件重要的是真实与新鲜。这件事是现实存在的。我们要把这个故事呈现出来,具体让读者来做评判。人性的善举是值得去歌颂的,因为这是人性的光辉。我们要去体现人性光辉,而不是鼓励模仿。
02
Q2:跑医疗线很多时候是非常沉重的,如何去把握一个感情的度?
A:医疗线的记者确实会经历很多人情冷暖。记得我有一次采访一个理发师猝死的事件。在医院的停尸房,我陪着理发师的家人一起烧纸钱。在这个陪伴后,理发师家人对我敞开了心扉。我跟踪采访了很多年的癌症患者,最终他去世的时候我会很伤心很难受。跑新闻会遇到很多事,跑一条线就要深入下去。唯有真挚地热爱新闻,才能鼓励我们坚持下去。
03
Q3:我在媒体实习外派时需要产出视频稿,时间很紧张的情况下,如果要出视频作品,和平时的文字稿有什么区别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A:只是视频表达和文字表达的呈现方式不同。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新闻的规律始终不会改变。
04
Q4:我发现一些科普文章,在医院的公众号传播力不高。这是什么原因?
A:医院微信公号承担的功能是医院发布的功能,属性决定了它的受众面。一个单位的公众号文章,需要以媒体视角来诠释叙述表达,它的表现形式是用新媒体的方式来呈现。简言之,各个单位的微信公众号应当找准自己的定位,选择符合自身用户画像的内容进行选题策划。
END
文字:何烨
编辑:王盈
审核:李晓鹏 王红岩
往期回顾